这里只有精品视频,99久热国产精品视频尤物,青青热精品免费线视频观看,日韩AV高清无码一二三区

人民網
人民網>>港澳

澳門現存最古老大型中式民居之一

帶你了解“鄭家大屋”(濠江在線)

本報記者  孫立極
2019年12月22日08:19 |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小字號

  青磚、灰塑、月門、漏窗……與澳門街頭色彩艷麗的歐式建筑不同,位于龍頭左巷的鄭家大屋有一種中式的古樸和優雅。除了建筑本身,鄭家大屋更因近代思想家鄭觀應在此著書而聞名。

  鄭家大屋由鄭觀應父親鄭文瑞1869年修建,占地4000平方米,有60多間房,是澳門現存最古老的大型中式民居之一。

  整棟建筑后倚西望洋山,西北面海。身處澳門,鄭家大屋既具濃厚嶺南民居風格,細微處又融匯了不少西方建筑元素。

  鄭家大屋由兩座并列的四合院組成。入口右手是澳門民居中常見的門官土地神位。進入第一個院落,便可看到門樓墻身的灰塑,包括“年年有余”“封侯”“鯉躍龍門”等喜慶內容。經過圓形的“月門”,后面是被稱為“轎道”的廊道。這是通往主房區的通道,也是訪客下轎的地方。

  從轎道進入主房區,門檐上書有“榮祿第”的牌匾,說明此宅乃官宦之家。主房區包括余慶堂和積善堂,均為兩層的兩進三開間建筑。余慶堂由鄭文瑞興建,積善堂則由鄭觀應的弟弟鄭思賢興建。從名字不難看出,取自“積善之家有余慶”。建筑格局呈中式建筑特色,而廳堂中的灰塑花飾天花、門楣窗楣則屬西式風格。

  鄭家大屋還有兩個花園。一個在“榮祿第”旁的文昌廳前,另一個在余慶堂旁。中西交匯更加明顯,余慶堂旁的花園中,回廊柱子有西式柱帽及柱礎,又有中式月門和葫蘆窗洞,配上白墻灰瓦、青青綠草,不但不違和,還相映成趣。

  鄭家大屋旁,還建有一座小型的鄭觀應紀念館,介紹他的生平及思想。鄭觀應1842年生于廣東,七八歲時移居澳門,幼讀私塾,17歲時科舉失利,赴上海學習經商。鄭觀應從基礎工作做起,工作之余,勤奮學習,不僅學習英文,更廣泛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情況。他關心時局,對國家民族危亡深感憂慮。

  在上海從商20余年,鄭觀應從洋行當買辦轉型成民族資本家,歷任上海電報局總辦,輪船招商局幫辦、總辦等。1886年,他回到澳門,就在鄭家大屋中潛心整理思想,1894年完成《盛世危言》。在這本巨著中,鄭觀應清醒認識到發展近代工業的重要,提出“欲攘外,亟須自強;欲自強,必先致富,必首在振工商;必先講求學校,速立憲法,尊重道德,改良政治”,他還針對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外交、文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。

 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,鄭觀應“富強救國”的思想感染了很多人。洋務重臣張之洞看了后道:“論時務之書雖多,究不及此書之統籌全局擇精語詳。”蔡元培推崇《盛世危言》“以西制為質,而集古籍及近世利病發揮之”。

  鄭觀應不久又回到內地,投身實業,1922年病逝于上海,次年移靈澳門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鄭家后人分散各地,鄭家大屋被分租出去,高峰期曾住了70多戶人家,甚至還有一位來自印度的租戶在院中養了幾十只羊。風雨侵蝕、過度使用以及無序改建,鄭家大屋日見破敗。

  2001年,澳門特區政府用“以地易地”的方式,獲得鄭家大屋的物業權。澳門文化局以“修舊如舊”的原則,進行了8年的修復。2010年,鄭家大屋正式向公眾開放,除展示建筑之美,更介紹鄭觀應及鄭氏家族事跡,讓這位在近代中國點起一盞明燈的澳門人重現世人面前。2005年,鄭家大屋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分,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

  如今,這棟百年大屋除了迎接南來北往的游客,也經常舉辦文藝展演活動。花開花落,歲月靜好。
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9年12月22日 06 版)

(責編:馮粒、楊牧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